肛瘘其实是长在肛门附近的不正常隧道,通常是由感染反复发作脓肿破溃,经久不愈导致的。医生们管这条隧道叫做瘘管,瘘管的内口在肛门里头,外口在肛门旁边的皮肤上,统称为瘘口。
根据瘘管的数量和位置,把肛瘘分为几种类型。
●只有一条瘘管的叫做单纯性肛瘘;
●超过一条瘘管的叫做复杂性肛瘘;
●靠近肛门部位,不是很深的瘘管叫做低位肛瘘,比较深,比较长的瘘管叫做高位肛瘘。
肛瘘形成原因:
大部分肛瘘是由于肛隐窝细菌感染,肛周间隙脓肿,脓肿破溃后,脓腔收缩,长期不愈而形成,故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脓肿自内口经痿管破溃后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开口破脓后,脓肿常假性愈合,脓肿反复溃破,形成多个瘘管及外口,使单纯性肛瘘演变为复杂性肛瘘。
肛瘘一旦形成后,不能自愈的概率达到98%,且确认患肛痿后一定要寻求医生治疗,否则肛瘘会从单纯性变成复杂性。
很多得过肛瘘的人知道,肛瘘是由肛周脓肿转变而来,即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脓腔逐渐缩小形成了由内口、外口、管道组成的全瘘。因此说肛瘘与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间歇感染化脓的两个病理阶段。
那么为什么肛瘘不能自愈呢?
首先,肛周脓肿或肛瘘基本上存在内口,内口与直肠相通,肠腔内的各种细菌及肠黏液时常进入内口,造成原发病灶继续存在,使瘘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之中。
第二,肠腔中的粪便、肠黏液和气体进入瘘管后使管壁组织增生变厚,形成纤维化管壁,管壁不能自行闭合且瘘管弯曲或走行于括约肌之间被括约肌的压力所压迫导致瘘管引流不畅。
第三,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内口虽然在肛窦部位,但其主要管道已经超过了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在盆底肛提肌以上存在瘘道,这种肛瘘由于被人体的外括约肌紧紧压迫,瘘管深藏,引流更加不畅。
第四,肛瘘外口狭小,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外口的肉芽增生,更加阻碍了瘘管的引流,有时某一处的外口由于炎性粘连而暂时闭合,当再次感染时会形成瘘管感染化脓,新的脓肿可能从原外口溃破也可能从其他的地方再次溃破,这样便形成了以主管道为主的复杂性肛瘘,时间越长这种发病概率越高,只要内口、瘘管、外口没有被完全敞开,坏死组织就不会被液化。
第五,整个瘘管无论长短,简单或复杂,由于瘘道两端内口、外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瘘管内相对缺氧,再加上管壁阻碍了血液循环,造成整个瘘。
鉴于以上几点原因,一旦患有肛瘘,应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将内口、外口、瘘管全部敞开,使其逐步生长愈合,手术是治愈肛瘘的唯一途径。口服中药,中药坐浴,补液抗炎,各种理疗,瘘管药物灌注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此外,超过十年的肛瘘有一定癌变几率,所以肛瘘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拖延,增加治疗难度。
温馨提醒:胃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和卫生习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一定要定期进行胃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往期回顾:
1、人人都“具备”的痔疮的条件,为什么偏偏“选中”你?
2、蹲坑太久=吸毒气?你的菊花还好吗?
3、口干、嘴破、全身痛,原来你这么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