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中,肛肠疾病是成年人的“专利”,那么儿童就不会得肛肠病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肛肠病在小儿中发病率并不低,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儿肛肠疾病。
小儿肛周脓肿
好发于男性小儿、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婴儿尤为多见。婴儿和新生儿肛管皮肤粘膜娇嫩,排便次数多使肛门外翻,容易被尿布或便纸擦伤粘膜,引起隐窝底部肛腺感染及隐窝炎。炎症向肛管周围扩散,穿透括约肌到达皮下形成肛周脓肿。小儿患肛周脓肿后一般肛门周围会长出肿块,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发疼、红肿发热,宝宝排便时会感到剧烈疼痛,肿块恶化后疼痛加剧,患儿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治疗+预防
⊙若尚未形成脓包,可以采取保守疗法,一旦脓包形成则需及早手术治疗
⊙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尿不湿不可太久不换,便后要清洁好宝宝肛门
⊙积极防治其他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
⊙避免让宝宝坐在潮湿的地上,或让宝宝的臀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
⊙积极防治小儿便秘和腹泻
小儿肛瘘
肛周脓肿未经正规治疗,穿透直肠周围组织,反复发作形成瘘道,导致肛门附近出现结节状的瘘口,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甚至稀大便流出。
治疗+预防
⊙很少能够自愈,一旦瘘道形成需及时手术治疗,避免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痛苦
⊙注意宝宝肛门卫生,避免用粗糙的尿布及卫生纸擦拭肛门
小儿肛裂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病。主要由各种原因引起小儿便秘使粪便粗硬干结,用力排便时使干硬大便擦伤或撑裂肛管上皮(内皮)形成。小儿患肛裂后出现排便时肛门疼痛和便血,患儿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因而粪便干结,排出困难,使肛裂难以愈合。
治疗+预防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只要把大便调理通畅,裂口大多能自愈
⊙要倡导母乳喂养
⊙培养小儿按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让小儿有适当的运动量
⊙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小儿肠息肉
最常见的为直肠幼年性息肉,婴儿型息肉多数在出生几周后发病。患儿表现为腹泻,呈黏液血样。由于反复消化道出血,可导致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并且有癌变的风险。一旦发现需改善小儿营养状况,并尽快治疗。
治疗+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不要让小儿吃过于咸、辣的食物
⊙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远离孩子
小儿直肠脱垂
多发生于2-4岁的幼儿,由于先天缺陷或营养不良造成直肠脱垂。最初排便用力时有淡红色肿块从肛门脱出,便后肿物常能自行回缩。反复发作后,肿物必须在家长帮助下用手托回,如再继续发展,即使不排便肿物也会自行脱出。患儿常有肛门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多,伴有尿频和烦躁不安。
治疗+预防
⊙保守+手术治疗
⊙加强营养和饮食卫生,防止腹泻或便秘
⊙鼓励患儿作提肛运动
想要了解最权威,最前沿,最实用的医疗资讯,请扫描下方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