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曹振华上海老底子
登西安城墙记
曹振华
西安城墙,修建于明朝初期,迄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向往登临西安城墙,久矣。清晨,经过前几天雨水的冲洗,空气分外清新。我有点迫不及待,直奔西安城墙而去。但要近距离亲近它,还不能“一步到位”,尚需走过几十米铺着平整石板的小路。那城墙南门名为“永宁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永宁门”三个大字高悬城门中央,显得格外端庄稳重,颇有气势。仰望高大城墙,顿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进入城门,拾级而上,展现在眼前的竟然是宽广的城墙大道,顿时觉得视野豁然开朗,朝暾给城楼的巍巍宝顶、重檐飞峭洒下了金色的光辉,使之尤为巍峨雄伟,气势恢宏。红墙黄瓦、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的“明星”,被不时飘过的雾纱轻拂缭绕,人似乎有点“虚无缥缈”起来。一些不知名的鸟雀啼鸣声声,仿佛在向游人送上早晨的问候,分外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天上还飘动着几朵尚未退去的云彩。倚墙而立,极目远眺,钟楼、鼓楼遥遥相对,历历在目,晨钟暮鼓,余音缭绕。俯瞰城下,护城河水静如练,绿树环绕已成荫。那环城公园内,打太极者有之,舞剑器者有之,操琴引吭者亦有之;或集体载歌载舞,或独自于地挥毫,或一路小跑强身健体。银灰色的条条大道,此刻车轮滚滚,川流不息;上班族人,步履匆匆。但令人惊奇的是,仿佛有一帘薄薄的纱幕,将城市纷繁喧嚣的交响乐声一下子挡在城墙之外,城墙上竟是那样的清静、安谧。而城墙另一边,那些舞榭歌台,旅舍茶馆,游戏场所经历过宵夜的欢腾,此时仍在梦乡之中尚未苏醒,显得格外宁静。
伫立在城墙之上,不知怎的,耳边却响起了京剧《空城计》里诸葛亮的唱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当年这位军师在军情万分危急之际,施了个“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大军,化险为夷。这类与城楼的故事在历史上也不少。更有登上楼台曼声长叹,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名篇的唐朝诗人陈子昂,也为后人所赞叹。古人登临城楼之感情丰富,心态各异,还留下了不少传世名篇,为后人诵读。
不远处又见一排排自行车停放着,原来此处游人可租借一辆自行车,骑车绕行巡游城墙一周。放眼望去,果然见几个骑手脚踩“飞轮”,沿着城墙悠然骑行,倒也是城楼观景的又一风景线。
登西安城墙,为城墙宏伟构建,厚重古朴而叹为观止。此时想到有人将方方的城墙喻为一块硕大的印章,印刻在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深感此说信然。
原文刊于年5月6日《新普陀报》鸣谢:曹振华先生赐稿分享!
曹振华先生怀旧文汇
?忆在“永安”看电影
??????????????????????????????
上海老底子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登西安城墙记(作者:?曹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