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早一开诊,就接待了一位肛周脓肿患者,翘着屁股走进来。5天前,他的肛门边有痒痛,之后有肿包逐渐发出,开始他认为是痔疮,涂抹痔疮膏,肿没消,越来越大。
他上网搜索查资料,觉得可能是感染,赶紧服用抗生素,可疖肿没有变小,越来越痛,让他坐卧难安,整夜无法入睡,只好约诊来看。是的,他的问题是感染,肛周感染,肛周皮下软组织化脓,已形成肛周脓肿。“肛周脓肿,需要手术”。
他听到我这句话,马上满脸恐慌。
“医生,我能不能不手术?你给我开些药,让我马上不痛,我工作太忙,还特别怕痛,家里又没人照顾,我…..”
是啊,说到开刀,人人都恐惧。
可是,肛周脓肿这种病,如果脓肿没被控制,不能自行破溃或不被手术切开引流脓液出来,脓液有向周围更深组织扩散的可能,加重疾病。
另外,肛周脓肿,无论是否用药可以消肿,或者脓肿是否能破溃或切开流脓而肿痛消失,95%的转归是变为慢性炎症——肛瘘,肛瘘的慢性炎症存在,是会再次发生感染而出现肛周脓肿,肛瘘需要手术来解决根本问题。
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形成在腹泻、便秘、饮食刺激、身体虚弱或男性、婴幼儿雄激素水平高的影响下,直肠肛管交界处的肛隐窝可能发生肛周细菌感染,或因异物损伤发生感染。感染向肛周皮肤软组织和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里扩散,软组织液化成脓,就是肛周脓肿,性质类似“皮肤疖肿”。
但肛周脓肿是肛周皮下及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通入肛门直肠的感染。如炎症继续发展,脓液还会向组织更深处扩散。肛周脓肿属急性发作期。脓肿破溃脓液流出,或肿痛消退后留有局部硬块,是慢性期,称肛瘘。
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肛周脓肿脓液集聚到一定程度,可能撑破皮肤排出,或从肛隐窝流出,但大多时候脓肿不能自行破溃,必须需要医生做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使脓液排出,否则不仅疼痛剧烈,炎症范围增大,甚至可能脓液向盆腔扩散,脓毒血症发生。
脓肿自溃,脓液往往排出不畅;切开引流手术,脓液虽可通畅排出,但炎症都不能完全消除,之后形成有炎性肉芽组织附着的纤维化上皮化管壁或充盈脓腐组织的管腔,就是肛瘘——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相贯通的炎性管道,会有皮肤破口或肛门内反复流脓,及肛旁肿块反复肿痛的情况。
这样的症状需要手术治疗解决。而且,为了避免经受两次手术的痛苦,肛周脓肿阶段可以做一期根治术。
肛周脓肿和肛瘘,具备三个要素——肛隐窝内口处、脓腔或纤维化管道、皮肤破溃外口处。这三处是炎症所在,是导致反复感染发生的原因。所以无论是在肛周脓肿还是肛瘘阶段,确定这三个关键点的炎症位置和范围,清除所有炎症,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根治疾病。
感染发生了,在初期,消炎栓剂纳肛,外敷消炎药膏,口服消肿止痛中成药或抗生素;如果炎症没有控制,脓肿形成,需要及时切开引流排脓或者一期根治术。在急性炎症期,内口寻找有困难,则不能盲目处理,需要仅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常见疾病,发生率高。所以,有了肛周肿痛症状,听从医生建议,积极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避免再次肛瘘手术的痛苦。
(免责申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胃肠不适,还在恐惧做检查?
胃镜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及癌前病变等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胃肠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加之少数患者描述的异常痛苦片面放大了患者的感受,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胃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试试无痛纤维胃镜、肠镜
医院目前推出“无痛胃/肠镜检查”,给你带来了全新选择。无痛胃/肠镜是通过静脉注射有镇静或麻醉作用的药物,使我们安静、不焦虑,呈浅麻醉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无记忆,达到无痛苦检查的目的。如同睡了一觉就做完了,基本无痛苦,这样的胃/肠镜谁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