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宫学范,医院肛肠科主任,全国知名肛肠专家。毕业于沈阳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肛肠疾病的治疗与研究四十余年,精通各种肛肠疾病的治疗,尤其对各种高位复杂瘘等肛肠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深造诣。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一楼肛肠科
沈阳李先生:夏天到了,聚友喝点酒吃点麻辣的食物后,排便就带鲜血了,请问宫主任会是痔疮么?
宫主任:盛夏将至贪杯和嗜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免不了成为痔疮和其他肛肠疾病的主要诱因,痔疮是人类特有又高发的肛肠疾病,60%-7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痔疮,俗语中的“十人九痔”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痔疮的发病率高,加上多数伴随着大便出血,一些人就误认为便带血就是痔。其实,除痔疮外,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便血。包括:(1)肛门疾病:肛门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见的原因,痔疮、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后滴血,严重的可以喷血,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不同的是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后肛门痛疼。痔疮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挣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并有滴状或喷射状鲜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内痔出血常常无痛。(2)直肠疾病:直肠息肉是直肠的良性肿瘤,大便带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距肛门很近的直肠息肉有时也会脱出肛门以外。此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如果有人持续便血,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有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时,则提示可能有直肠癌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老年人。(3)结肠疾病:结肠同直肠一样,也可有息肉与癌症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类大肠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便血的症状发生。(4)全身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便血。但在这些疾病中,便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所以出现便血的症状不可忽视,医院行系统诊查以寻因治疗对症治疗。
抚顺夏女士:以前知道自己有痔疮,排便时总有块物脱出来,以前还能缩回去,但现在得靠手送回而且肛周还痒的厉害,但是总坐着办公工作还忙不舍的时间治疗,宫主任您看我该注意哪些事项?
宫主任:文员、会计、电脑操作员、出租车司机等久坐人员是肛肠疾患一直困扰的一部分人群,由于其职业特性的限制,不得不长时间保持坐姿,少于运动,大部分人员上下班坐车或是开车,会导致腹部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成团而成痔,加之工作压力大、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排便习惯不良,因此患上肛肠病的几率极高。都说十人九痔,但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特别是办公室人员的女性则是十女十痔。大部分人员怕耽误时间,明知患有肛肠病却不愿就医。如若不及早治疗,久拖不治不仅会导致病情恶化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工作,为健康留下隐患。长期的便血和内痔脱出严重危害主要有两种:1、贫血: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2、脱出痔核的痔疮的嵌顿。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下列病理改变:(1)坏死: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2)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若脱落的带菌栓子沿静脉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未用任何抗菌药物,则会形成门静脉菌血症甚至脓毒血症,亦可形成肝脓肿。所以症状突出和严重时还是建议早治疗切勿耽搁。
那么在平时的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中医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畅达情志: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造成腹胀加剧。
(二)起居有常:1.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忍大便,临厕时不宜久蹲努挣。2.保持肛门清洁卫生,经常用冷水洗浴,便纸宜柔软。3.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流畅,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
(三)饮食有节:1、宜清淡饮食,不过于甘肥厚腻之品。2、忌食生冷不洁之品。3、不过度饮酒。4、定时定量饮食,避免过饥过饱。5、五味均衡,不宜偏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五味过极,则损伤相应的脏腑。
鞍山王阿姨:今天看见女儿吃饭的时候坐立不安的样子,问她告诉我说可能是屁股上肛门旁长个大火疖子挺疼还有坠胀感,我看了看有小个鸡蛋那么大,而且红肿,她说吃消炎药呢,请问宫主任这个除了是火疖子能是别的什么问题不,怎么处理?
宫主任:肛周出现肿块并且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有可能会是肛门周围皮肤感染、化脓性汗腺炎以及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肛门周围毛囊炎和疖肿等皮肤感染范围局限,顶端有脓栓,容易识别,较大的皮下脓肿也容易混同与肛门周围脓肿。皮下脓肿局部疼痛虽然很明显,但与肛门直肠无关,与肛窦无病理联系,所以没有直肠或肛管坠胀感,排便影响不大。臀部疖肿,病灶只在皮肤或皮下,且一般剧肛门较远,破溃后不形成肛瘘。化脓性汗腺炎好发于肛周皮下,脓肿浅在而病变范围广泛,有多个流脓的疮口,疮口之间可彼此相通,形成皮下瘘道,但瘘道不与直肠相通,病区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并有广泛慢性炎症和瘢痕形成,脓液粘稠呈白粉粥样,并有臭味。根据描述最有可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特点是病情的发展最终易形成肛瘘。现在认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隐窝炎、肛腺感染,炎症沿肛腺导管和联合纵肌纤维向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蔓延,形成脓肿。其具有发病急骤、肛门周围红肿热痛、严重者伴有恶寒、发热、疲倦等全身中毒症状的临床特点。建议尽快手术治疗,若脓肿延误了早期手术治疗,则感染灶就很可能向周围附近间隙转移,形成范围较大的脓肿或向邻近组织器官如直肠、膀胱等侵蚀溃烂穿破,形成较复杂的肛周脓肿,甚至毒素入血形成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辽阳许先生:以前得过肛周脓肿,医院手术后,发现肛旁有硬结,不疼不痒没在意,这两天竟然发现从硬结小口总有脓一样的分泌物,有时候挤一挤甚至有带点血分泌物,您说这是怎么回事?
宫主任:根据描述最大可能是肛周脓肿一期切开排脓后,形成了肛瘘。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它的特点及主要症状有:1、流脓是主要症状,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2、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3、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4、排便不畅复杂性肛瘘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大便时感到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5、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肛瘘患者都有自己切身的体会与痛。一旦肛瘘形成,自愈的机会极少,瘘管复杂化后,带来许多麻烦与一定的危害性。故亦建议尽早手术根治。
中西医结合力克肛肠病,为身体的康健为美好的生活
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有30多种,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出口性便秘,直肠脱垂、直肠前突、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门直肠外伤等。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这种说法也充分说明了肛肠疾病的普遍性,同时不仅给广大患者身体带来痛苦和不适,也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生活质量降低。
医院肛肠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针对临床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出口性便秘,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治疗,具有独特的诊治经验。在继承中医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现代医疗手段,不断发展、创新,开展包括RPH、PPH、TST、LIFT等现代最先进的微创手段治疗各类肛肠疾病。术后使用去腐生肌中药膏、散等换药,配合专家验方中药内服及熏洗坐浴。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术中术后基本无疼痛的优点,形成完整的中医专科诊疗体系。肛肠科坚持继承发展中医特色,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无痛方法治疗肛肠常见病与疑难病,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治疗环境。
诊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