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是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先前存在过的,有的已经死了,只剩下残缺的印记,还有更多的我们已无从知晓。西安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有着三千年的历史记忆,和诸多值得期待发现的地下埋藏,西安的城市文化建设绝不应仅仅是断章取义的系列·大唐“梦·。尊重历史,植根民间,发掘尘封在记忆中的,发扬今天仍然鲜活的,这应该是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是盲目推倒重建,照猫画虎。当然,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西安的唐风系列建筑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唐工程·选址在大雁塔东侧的“三唐“工程一一唐代艺术博物馆、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一一代表了那个时期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与发扬唐代建筑文化的探索,弘扬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得当的选址,适宜的功能,亲切的尺度,精心的设计,都是“三唐工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后的90年代初,又有长安城堡酒店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相继建成·这两座建筑虽然不是纯粹的唐风建筑,但仍然体现出强烈的唐代建筑的气韵·不同于唐“工程借大雁塔而·隐于市的姿态,长安城堡酒店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都成为城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2年以后,·唐皇城复兴的概念开始出现,西安的城市建设开始走上了一条“梦回唐朝“的不归路。西安明城内的一切都被冠以了·唐皇城的帽子,似乎挂上了唐皇城的帽子就比明清西安城要体面的多,显得咱祖上也阔过?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汉唐长安作为国人的精神图腾,一直是个信仰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大国国民底气,千百年来绵延不绝来源于此。明清西安城的遭到的第一次“浩劫“是20世纪年代初的低危改造工程,西大街以南的大部分传统街区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中毁于一旦。今天的“唐皇城复兴“,正在成为明清西安城的第二次“浩劫·改造之前的西大街,是明清西安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风貌仅存的一条大街,沿街林立的低矮、破败的店铺诉说着西大街曾经作为清末民初西安城第一商业街的辉煌历史。改造后的西大街,马路宽了,建筑高大、光鲜了,但唐风建筑表面上的富丽堂皇却掩盖不住经营难为的尴尬。西大街两侧一条条的特色浓郁的老街巷也没了,桥梓口、广济街、大麦市、正学街一一以后也只能给儿孙拿着照片讲不久以前的故事。目前来看,城墙内钟楼商圈的改造丢了特色,千篇一律,是非常失败的,曾经异常繁华的东大街,西大街……商业惨淡,风头无两的百盛也闭店歇业,投入巨资改造,如今却面临着经营难以为继的尴尬……(未完)文:方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gsp.com/gdytp/1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