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后发现对宝宝的便便“情有独钟”,生怕宝宝便便不正常,宝宝便便很干燥、宝宝便不出来、宝宝便便有恶臭、宝宝好多天没有便便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宝宝的“出”和“入”同样重要,如果宝宝一天没有大便,家长就会误以为宝宝“便秘”了。
很多小宝宝时不时会憋得满脸通红或者作出闭气使劲儿的样子,这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宝宝只是在练习如何排便或放屁——控制协调腹腔、盆腔肌肉的运动,增加腹腔压力,以便把大便排出肛门。宝宝需要花时间来练习排便,但并不代表便秘。
宝宝的大便不正常,一直是让妈妈紧张、焦虑的问题。其实,每个宝宝的便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因为食物的变化、消化道的发育,便便也都是不一样的。大便的次数和性状与婴幼儿年龄和饮食息息相关,不同年龄、饮食条件下的婴幼儿大便次数和性状可能差别很大。
初生儿排便次数较多,随着成长排便次数可以从每天几次到几天1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甚至会1周才排便1次:这是因为母乳特别容易消化吸收,肠道内食物残渣少,大便量就会少一些,甚至出现排便时间间隔长的现象。可见便秘并不是以排便的时间间隔来判断:即便排便间隔延长,只要大便不干结(硬度不超过花生酱),宝宝并没有排便困难且精神愉快,家长就不用担心。
便秘是指宝宝大便干燥、排便费力并引起痛苦。大便干燥是宝宝便秘的症状之一。便秘的症状包括排便困难(烦躁或痛苦)、大便干燥(呈颗粒状)。便秘跟大便的频率无关,次数少不等于便秘。还有很多妈妈,分不清楚攒肚与便秘。
“攒肚”与便秘的区别1:发生的原因
攒肚是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提升而造成的正常现象,母乳喂养的宝宝对营养的吸收能力越来越强,体重也会逐渐增加,停留在肚子里的残留物少了,自然排便就不频繁了,所以宝爸宝妈们根本不用担心宝宝攒肚,反而应该为宝宝的成长开心才对。
宝宝便秘的话,无论是宝宝还是父母都开心不起来,造成便秘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引起,也可能是饮食习惯不当造成。
2:发生的时间
攒肚通常是发生在满月前后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段里,没排便的天数短则两三天,长则五六天,甚至更长都有可能,一般来说,六个月后的宝宝就不会出现攒肚现象,此时可以直接确定是便秘。
便秘在宝宝成长的任何阶段都会发生,这里要各位宝爸宝妈注意的是,即使宝宝每天都排便,但是大便形状干结,同样是认定为宝宝便秘了。
3: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排出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呈牙膏状,没有硬块,量不多,没有特殊臭味,排便过程很轻松顺畅。
便秘宝宝大便干燥,水分含量少,表面偶尔粘有血丝,部分便便呈颗粒状,又大又硬的便便甚至会造成宝宝肛门开裂出血,宝宝排便过程比较困难,要使出大力气,表情非常痛苦。
4:宝宝的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能正常吃奶和睡觉,不会烦躁不安,不会无故哭闹,肚子不发胀,整体看上去一切正常。
便秘宝宝的心情欠佳,胃口也不好,晚上睡觉不安稳,经常醒后哭闹,肚子看上去鼓鼓的,左下腹摸上去会有硬硬的感觉,那些就是没能排出的便便。
攒肚和便秘其实还是很好区分的,既然宝宝攒肚的话父母可以不用过度紧张,但是便秘这个无疑是燃眉之急,但是父母也不能够随意去使用药物,例如让宝宝喝益生菌和用开塞露,必须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同意,才可以放心去使用。
那宝宝便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辅食添加不当食物加工过于精细,导致纤维素摄入减少。低纤维饮食是儿童便秘的重要原因。额外补钙过多的钙质在肠道内与脂肪结合形成钙皂,易引起便秘。母乳或配方奶中已经含有足够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钙,不需要额外添加。不按规定比例冲调奶粉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吃不饱而在正常冲泡奶粉量的基础上多加一勺奶粉;有些家长则怕宝宝“上火”而在冲泡奶粉时多加一些水,两种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食物过敏食物,如牛奶蛋白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异种蛋白,其中的某些成分有致敏性,会导致宝宝发生过敏。
便便在宝宝的肠子里就会来回的吸收,会把毒素也吸收进去的。一天不排便相当于抽两包烟的危害,大便中重新吸收的毒素,会让孩子的身体处于中毒环境。
宝宝便秘危害大!!!
1.长期便秘反应迟钝
日本学者指出,儿童便秘会变得“呆头呆脑”。他在研究中发现,2~6岁的儿童长期便秘者,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
2.孩子便秘影响发育
食物糟粕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刺激脑神经,使儿童的记忆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发育受到影响。另外,便块膨胀直肠,压迫膀胱和性腺神经,会引起遗尿,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3.引起的病症
肛窦炎、直肠炎等症状的产生是因为便秘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过于干燥的大便在被排泄时会时肛门擦伤,导致肛裂。大于20%的人因为忽视便秘症状而不去及时治疗,导致病情严重,引起肠癌。
4.对饮食的影响
长期处于便秘状态会产生腹胀、食欲减少等现象。且由于肠胃运动减少,摄取的营养素减少,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
如果宝宝出现便秘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1、第一次出现排便间隔长时,可初试开塞露;如果发现大便不干,就不必过度担忧了。
2、给孩子喂一点点西梅汁(用温水稀释),给孩子多吃点水果。
3、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出现便秘,可能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添加高纤维的蔬菜(如豌豆、大豆、西蓝花等)和水果(如西梅、李子等)以及全麦麦片和面包。同时少吃米饭等高纤维的谷类食品。
4、增加宝宝饮水量。
5、鼓励宝宝多爬多动,增加运动量。
6、丰富食物种类。给宝宝多种类的全麦谷物,种类丰富的蔬果、奶制品。
7、咨询专业人士后,可服用益生菌和纤维剂等。
当宝宝便便干燥遇以下情况需要予以重视,建议
1、新生儿大便质硬,且少于每天1次(纯母乳喂养的除外);
2、大一点的孩子,大便质硬,而且3-4天才排1次便;
3、任何年龄的孩子,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在排便时伴有腹痛;
4、在一次大排便之后,有很短时间腹痛减轻;
5、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6、每次排便的同时肛门处排出一点点有大便颜色的脏东西。
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