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西安城墙历史
西安城墙新闻
西安城墙图片
西安城墙资源
西安城墙介绍
西安城墙发展

迈向公园之城解锁西安高新区绿色呼吸

五月好时节,绿意正盎然。西安高新区作为“公园之城”,拥有让人一见倾心的魅力。一批批公园陆续开放,一抹抹“绿色”唤醒城市活力,一幅幅“蓝绿交织”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

这里是绿色之城,环境优美的公园是西安高新区“品质高新”的“点睛之笔”。年以来,西安高新区按照“四个高新”建设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以海绵公园、遗址公园为核心,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多点交织的城市公园体系,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质增量。随着仪祉湖水利风景区、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大仁遗址公园等综合公园和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建成开放,塑造了高新区山水呼应、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城市生态体系,筑牢高新绿色基底。目前,已累计新建及改造提升综合性公园10个,口袋公园58个,新增绿地面积.78万平米。

都市绿肺海绵公园让城市更“天然”

“刚柔并济”是海绵公园最大的特色。海绵公园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出一批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体”。海绵公园绿地面积比例大,园林地形丰富,天然的渗透力很强,成为最有效的“绿色海绵”。

西安高新区也拥有如此强大功能的海绵公园,那就是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公园以“海绵生态、文化生活、科创交互”为主导功能,涵盖碧廊、瞳湖、商谷三大景观段,利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技术,像海绵一样把雨水集中起来,并对雨水进行导排、过滤,回用于绿化浇灌、景观水塘、补给河道等,同时配合园区周边的景观绿化,打造宜人的园区环境。

“早上起来,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觉非常惬意、舒适。”住在附近的居民说。“湿地+公园、休闲+科普”的慢生活模式,以高颜值完美展现了“品质高新”的美好生态景象。

以史润城遗址公园让城市更“人文”

为历史景观涂上绿色基底。作为历史文化古城,西安在公园建设中不断传承与保护文化历史,西安高新区也努力建设兼具文化遗迹与城市公园双功能的公园。

西安高新区大仁遗址公园让周文化融入城市生活,打造创新型科普教育类公园。公园分为内部遗址保护区和四角“诗”“书”“礼”“乐”景观区,以及“田”(周)主题的游憩活动服务片区。利用废弃窑坑植入“周”文化内涵,在提升区域历史文化形象同时,还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品质。同时,还设置有足球场、极限运动场、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迷宫、儿童沙坑、攀岩等休闲娱乐场地。

除大仁遗址公园外,西安高新区还有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其他遗址公园,让居民在游玩时感受历史文明的魅力,对提升城市形象、自然生态、社会教育和经济建设等有重要意义。

融景于城城市公园让城市更“宜居”

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一块绿地,更是承载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更新中的活力场;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区;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宜居品质的重要体现。

竹南路公园是西安高新区新开放的公园。公园采用“大树+草坪”的种植模式,栽植五角枫、银杏、桂花、大叶女贞等乔木株,绿化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同时设置有儿童游乐区、篮球场、足球场、生态停车场、城市驿站等,是周边市民和上班族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竹南路公园只是西安高新区城市公园的一个缩影,西安高新区将持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升建成区绿地服务配套功能,打造集景观环境、休闲宜居、公共服务、运动健康、智慧设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

推窗见绿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暖心”

让“剩余空间”变成“金角银边”,让街头空地变成小绿景,一个个口袋公园的建成,让群众在家门口领略四季风景。据悉,年高新区计划新建及提升口袋公园30座,进一步提升市民游玩乐趣,不断擦亮城市绿色名片。

流光公园是西安高新区口袋公园之一。公园以岁月流光的景观概念,利用曲线的平面设计语言,通过流线型的景墙,对场地空间进行分割与重构,构成樱林漫步区、儿童活动区、趣味休闲区。置身于流光公园,便可看见樱林漫步区域,以连续的曲线景墙,营造“峡谷穿行,出谷林草”的景观感受。

公园美景不止于此,绿色也不止一抹。随着各类公园的建成开放,西安高新区将持续优化绿色资源、绿色空间,编织城市绿网,充分挖掘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米见绿米见园,5分钟可达”,建设集休闲、娱乐、科教、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公园绿地,向着“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的愿景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gsp.com/gdyss/17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