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作为肛肠科常见病,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10/。自年Parks提出肛门隐窝腺感染学说以来,认识到绝大部分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脓肿及肛瘘的形成,是肛门腺感染,肛门腺导管堵塞后形成肛门腺脓肿,并向周围进一步发展导致的。少部分的肛周脓肿是由外伤、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原因导致的。
肛周脓肿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以男性患者占绝对多数,婴幼儿性患者该性别差异更为明显,男女之比可达9:1。自日本医生高月晋年发表文章推测婴幼儿肛瘘的性别差异可能与来自母体的雄性激素的作用以来,性激素学说引起了一定的。但该学说的理论依据的阐述上存在疑问,因为婴幼儿雄性激素影响的是皮脂腺,肛周皮脂腺的感染症导致的脓肿和由肛门腺炎症导致的脓肿是不一样的;婴幼儿肛瘘与成人肛瘘都必须将包括肛隐窝在内的瘘管切开或切除才能治愈。从雄性激素可能与其在感染性疾病中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可能更加合理。因为有证据表明,男性对大多数感染性疾病较女性易感。有关临床研究报告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况,如年甄宜兰等对20例成人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了血清睾酮测定,并与正常对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处睾酮含量并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年曹波指导其研究生刘德武的研究发现通肛瘘患者的睾丸酮水平均高于非肛瘘患者的睾丸酮水平和正常参考值。年梁珣在其导师指导下的研究中,发现肛周脓肿男性患儿究组患儿血清睾酮水平、血清雄烯二酮水平较对照组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脱氢表雄酮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研究所采用的对照组仅有11例,且均为腹股沟疝(无嵌顿史)患儿。
虽然肛周脓肿的脓液培养对指导医生根据使用抗生素意义并不大,但其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预后,通常非肠道菌感染时很少形成肛瘘,而肠道细菌感染时则很可能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性感染,大多为内源性细菌感染,以脆弱拟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多。近来的多项研究表明,大肠埃希菌比例有增加趋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氨曲南、喹诺酮类和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米诺环素和头孢西丁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没有发现对美洛培南的耐药株。治疗时应首选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治疗,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可达99.2%,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0%。
另外,有人提出报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肛周脓肿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且数值越大提示感染间隙位置越深。
大多数肛周脓肿患者根据其病史、症状和查体已能明确诊断,一般不必作影像学检查。但是,对于部分病例,如复发性脓肿或深部的肛提肌上脓肿有必要作超声、MR或CT等检查。近年来超声波检查和经肛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肛周脓肿的诊断中。据报告,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诊断的准确率高达80%~89%,超声波检查对于明确脓肿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能够准确区分周围组织与脓肿部位的关系。如果高频超声联合直肠腔内超声则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三维超声技术可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对有肛周病理表现的克罗恩病患者可帮助区分脓肿瘘管与单纯直肠炎。MRI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的优点,能够精确地描述肛管正常解剖结构及肛周的组织形态,准确显示内口位置、脓肿和瘘管位置及其与肛管肌肉的位置关系。
对于肛周脓肿的诊疗指南,国外有美国结直肠医师协会于年其年制订的临床指南基础上发布的《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指南》,和德国外科学会和结直肠医师协会于年发布的《肛周脓肿指南》,国内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年颁发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ZYYXH/T—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但欧美的指南和国内的指南在脓肿切开的时机、方式、术中是否探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于肛周脓肿,目前国内的指南,主张切开引流要待脓肿成熟(有波动感时)才能进行。而美国与德国的指南,主张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就需要尽早切开引流,提出疼痛即意味着需要引流,皮肤不红肿、缺乏波动感并非不必尽早切开引流的理由。
欧美的做法是作小切口将脓液引流干净后,置入引流条后包扎,24小时后除去敷料和引流,然后进行坐浴,每天2次,7~10天后复查。作引流时外口应尽量靠近肛缘,以能进入脓腔充分排脓为度。避免触及红肿最明显或波动感最强的部位,以避免成瘘作瘘管切开术时,因瘘管长、创面大而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国内指南提倡的做法是:脓成应及时切开和充分引流,切口大小应适当,切口的走向原则是近肛门的宜作放射状切口,距肛门口较远的较大脓肿宜作沿肛门的弧形切口。
欧美指南提出,如果脓肿内口位置较低,可选择在引流的同时处理内口,避免以后成瘘作第二次手术。不推荐普遍作一次性切开术,认为一次性切开降低了再手术率,但形成更严重的肛门功能障碍。因此特别强调,一次性切开术仅适用于脓肿合并瘘管、病灶表浅的年轻患者。但国内指南中提倡对于肛周脓肿多采用一次性切开术,提出:“除小儿外,尽量进行一次性根治。”仅对术中未探及内口者,方提出“不必一次性根治”。事实上,对内口明确的肛周脓肿是否作一次性根治术,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文献报告单纯切开引流后很多患者并不形成肛瘘;炎症性肠病等患者并发的肛周脓肿可以先于肠道发病,但并不适合作根治性手术;也有人认为一次性切开降低了再手术率,但形成更严重的肛门功能障碍。很多学者认为,对复杂的、大范围的、高位或深部的脓肿,分期手术可能更利于患者减小损伤,有助于快速康复。为了避免术中盲目探查而形成高位瘘,最好待瘘管形成后二次手术。
另外,对于术中的探查,美国和德国的指南不推荐作术中探查,而国内的指南提出”复杂感染需要在麻醉下探查”。
今后有必要对以上差异开展广泛的学术讨论,集思广益,在对照研究,寻找到足够的临床依据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诊治规范。
国内外的指南在不建议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单用抗生素控制肛门直肠脓肿并不恰当。都主张仅对高危患者(例如并发严重蜂窝组织炎、免疫抑制或糖尿病、单纯引流不能治愈等情况下)方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
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用西医药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中医重视整体治疗,通过早期的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软坚散结治疗,中期的扶正托毒、后期的补养气血,健脾渗湿,滋养肝肾等治法,对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和创伤修复能力有优势。同时,中药的外治疗法如中药熏洗、坐浴,各种外用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因此,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必须发挥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欢迎!长按上图即可。如果你是我的医生同行,可以在时注明单位、科室和姓名,我会将你标注为同行,以后你可以看到我向专业用户推送的专业(部分专业内容及其图片不宜对普通读者开放)。
史仁杰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好口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