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饮食上的不规范往往就会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其中特别是在肠胃上面比较常见的就有直肠炎。所谓直肠炎其实就是发生于直肠的炎症性病变疾病。一般轻度的直肠炎症患者仅为粘膜发炎,而重度的患者炎症则可能会累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是直肠的周围组织。
直肠炎的判断通常有哪些方法?
一、直肠炎症状表现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通过身体出现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否患上某种疾病,当然直肠炎也有其常见的许多症状:
1、腹泻:是直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时通常患者表现为经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可见每日2~4次,重者甚至可达20~30次,且粪便形态呈软便,稀糊状便、水样便、粘液便、甚至脓血便等不一,但其中以粘液便和脓血便最为常见。另外,部分患者还可见有便秘、腹泻交替发生的现象。
2、腹痛:大多直肠炎患者腹泻前都有腹痛的症状,并表现为先腹痛后腹泻,腹泻后疼痛则缓解的规律。且通常这种疼痛以胀痛为主和主要局限于左下腹或左腰腹部。
3、便血:较轻者血液仅附于粪便的表面,较重者则表现为鲜血下流,出血量较大时或可导致休克的发生。
4、里急后重:表现为大便感特别强烈然而等到排泄时却又排出十分困难。
5、消化不良:表现为厌食,上腹部有饱胀感,恶心呕吐或嗳气吞酸等。
6、其他症状:表现为肛门有肿胀发热,肛门部皮肤潮湿发红等。
二、直肠炎医学检查的判断主要包括直肠指诊、肛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项目如下:1、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时有剧烈疼痛感,并且括约肌痉挛肛门口紧张,并可触到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突出肿块,早期可移动,若与膜下层及肌层粘连则不易推动;有时也可摸到边缘向外翻的溃疡,质脆,并常可见指套上有血迹。
2、肛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肛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也是相对比较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并且又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方法。通常对患者基本上没有不能忍受的痛苦,同时并发症也很少见。肛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主要通过直视观察,可迅速并明确地获取直肠或乙状结肠的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对确定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急性直肠炎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表面有黄色脓苔或点状溃疡;慢性直肠炎可见黏膜肿胀、肥厚,表面呈粗糙颗粒,有少量黏液;此外也可见充血、糜烂、溃疡以及假性息肉形成等等。
直肠炎其实就是发生在直肠的炎症,一般轻者仅为直肠肠道中的肠粘膜发生炎症,重者炎症则可累及粘膜肌层,甚至直肠的周围组织。常见的病因可由异物损伤,中毒和感染,局部炎症刺激,不洁的性交,免疫功能异常,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的汗腺、毛囊炎等刺激肛门皮肤以及血吸虫感染等所导致。那么,直肠炎的症状是什么?有哪些表现要当心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直肠炎的常见基本症状1、腹痛腹痛以胀痛为主,并多局限在左下腹及左腰腹部。此外,这种腹痛通常还具有腹痛则腹泻,腹泻后腹痛缓解的规律。
2、腹泻腹泻因人而异多轻重不一,一般轻者每日可见2~4次,重者则可达数十余次,且粪便形态也比较多样化可呈有软便,稀糊便、水样便、粘液便甚至脓血便等等,但其中以粘液便或脓血便最为常见。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有便秘与腹泻的交替发生。
3、便血轻度便血者通常血液仅附于粪便的表面,重度便血者则为鲜血下流,另外当出血量发生较大时还可导致人体产生休克,通常需紧急输血进行治疗。
4、里急后重
患者经常感到大便感十分急迫然而待到蹲厕排泄时总是又排不出来或排出极少。
5、其他表现有厌食,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还可伴有发热,心跳加快,贫血,失水,电解质失衡以及营养障碍等。
二、直肠炎的可能并发症1、肛管炎由于直肠和肛管相连,若直肠炎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时直肠炎症就有可能会蔓延至肛管,形成肛管炎,而若肛管炎症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会有癌变的风险。
2、肛窦炎由于直肠和肛窦也相连,若直肠炎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时也有可能会将直肠炎症蔓延至肛窦,形成肛窦炎,而若肛窦炎症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期还会有出现肛裂、肛周脓肿或肛瘘等风险。
3、肠息肉、直肠癌如果直肠炎病程持续超过5年,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肠道形成的表面性溃疡往往就很容易发生异常的增生,引发肠息肉。而当肠息肉生长到一定的长度一般为1厘米以上时则导致癌变的可能性就会极大。肠息肉常见的类型一般有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但癌变主要来自腺瘤样息肉型。所以炎症引起的腺瘤样肠息肉时就需要尽快使用肠镜去除,防止引起癌变。
4、肠狭窄肠狭窄主要多发于病程长达5—25年以上直肠炎患者。临床上平常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到病情严重时患者则就会有可能发生肠阻塞或诱发肠肿瘤。
5、中毒性肠扩张通常中毒性肠扩张的死亡率是较高的。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中毒特征十分地明显且恶化比较迅速,同时患者还可伴有腹泻、腹部压痛,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以及并发肠穿孔等。
肠宝宝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