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城市有无数个,千年古都却没几个。
都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西安文明就有多年。作为13朝古都,年,西安登上了“世界历史名城”的榜单,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座世界名城,让全世界都为之向往和深感敬畏。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我们的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就在渭水流域,而渭水就流经西安。
这里不仅被称为渭水平原,也被称为关中平原,是被东南西北四个关隘保护起来了,因为自古是秦国所在之地,所以叫他为八百里秦川。
三秦之地,四面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关中守军只要坚守四面山岭间的关隘,敌人很难攻入。因为有渭水,这里还盛产粮食,所以这里被称为四赛之国,因此可见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之所以能成为13朝都城,和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西安,曾经也被称为“镐京”,又名长安”。
镐京-西周的都城,第一个有严格规划的都城,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成为了后来城市的布局标本,也是周礼的诞生地,所以有种说法,西安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长安-唐朝的都城,盛唐时期,长安城作为唐朝的都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也是当时全世界的中心。
王维曾经这么形容长安的繁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说来到长安皇城,你肯定会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大明宫,它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最雄伟的宫殿,没有之一。
据新唐书记载,大明宫“长千八百步,广前八十步。”它占地面积为3.2平方千里,是现在故宫的4.5倍大,凡尔赛宫的3倍大。
大明宫位于长安北侧的龙首元,副高临夏,俯视全城。整个宫殿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用于办公,内廷用于居住,这里被称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正南门丹凤门,长度,质量,规模都是当时的世界城门之最,考古界称它为“盛唐第一门”。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宽11间,殿前一条龙尾道长75米,翔鸾、栖凤两阁矗立两侧,巍峨霸气。
这里曾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家象征,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余年。
那接下来我们看看它因何而建,又因何而毁的吧。
大明宫,就是正大光明的意思,始建于李世民期间,被命名为永安宫。当时唐太宗希望父亲李渊,能在这里颐养天年,所以特地修建此宫殿,可惜还没建好,李渊就去世了,随之也就停工了。后来到了唐高宗时期,李治常年疾病缠身,因受不了太极宫的阴冷潮湿,于是和武则天决定,再次启动修建,完成了大明宫的建造。
当时的大唐,正值繁荣富强的盛唐时期,大唐天子被称为天可汗,万国来朝。杜甫有诗云,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来看,长安都是全世界最强大繁盛的城市。
唐朝晚期,战乱四起。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后,大明宫遭遇了重大损坏,皇朝退兵后,没过几年,李茂贞又用一把大火,将大明宫烧到体无完肤,使得它遭受了第二次焚毁。后来,后梁太祖朱温下令,彻底摧毁长安城,大明宫被第三次烧毁,一直到宋代,大明宫的遗物也消失殆尽,从此从历史舞台上彻底退出。
人们之所这么喜欢大明宫,难道仅仅是因为它够大吗?
当然不是。大明宫里的建筑群与之前的建筑截然不同,它们高大雄伟,它们布局严谨,它们对称分明,它们整齐而华美,比如含元殿,麟德殿,都代表了当时唐朝的顶级建筑手法,凝聚了多少匠人的毕生心血,汇集了古老东方美学的智慧。
它奠定了我国后来的建筑体系,简洁朴实却又端庄大方,它作为古代君王的居住办公场所,代表了当时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造诣,同样这样的建筑,对东亚地区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印度等,都产生生了深远影响,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东亚这些国家看到熟悉的宫殿风格。
而大明宫的命运,和大唐的命运一脉相承,它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宫殿,背后承载的更是一段辉煌历史的印记。它见证了唐朝的盛衰荣辱,它看着长安高楼起,看着长安宴宾客,看着长安楼塌了。每一位喜欢唐朝历史的人,做梦都会想要去西安走走,去那里走走古城墙,逛逛大明宫。现在我们虽然看不到原始的大明宫,但是可以去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一睹皇家宫殿遗址的真貌。
这里有保存完整的宫城遗址,走进这里,你也会被眼前的雄伟壮丽的景象所震撼。站在恢弘大气的宫殿前,人们似乎可以穿越回大唐,万国来朝的一幕幕,仿佛再一次在眼前重演。
岁月淹没了历史的痕迹,时间却抹不掉,大明宫的荣耀。西安这座古城,值得一逛的地方太多了,大明宫只是其中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一定会被它的独特魅力吸引,因为这里除了高楼大厦,还有风味人情,除了宫殿楼阁,还有历史人文,它的每一处都值得你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