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行,太多太多可去的地方,然而时间与精力有限,尽可能去最能代表西安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的地方,西安城墙应是首选地之一,它处于市中心,是西安十三朝古都的见证者,也是西安兴衰变迁的经历者,更是西安悠久历史的承载者。了解西安城墙建造历史,即可洞察朝代兴替,国运民生。同样观察城墙修缮保护,足见盛世赓续历史文脉,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景每日每刻都在呈现,当初修建城墙时开辟的四道门,安定门,安远门,长乐门,永宁门,意即定远宁乐的美好愿望已然实现。
自勿幕门俗称小南门登上城墙,我的感觉有三:一是西安城墙,果真是城墙,城中之墙。虽说用门票算作景区,但它实在在城中,与市井相连,并浑然一体,几乎没有分割,我们自小南门登上城墙并不像进入其他景区那样,有规模宏大几欲耀眼的门楣或标志性的牌坊等等显示它的存在,而是就在逛小南门早市后顺路上来的,城墙边就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热热闹闹的早市,卖早点的各种小吃摊一个接一个,排队的队伍一个比一个长,西安小吃品种丰富,花样繁多,仅仅面条就有十几种,卖菜的,有菜农也有小贩,个个精神头十足,吆喝着自己的生意,那些有店铺的主则沉稳着许多,有的是回头客他自信…自家的酒好,不用如王婆卖瓜。上得城墙,看城墙另一侧,是护城河环绕的公园,不少市民在锻炼,有跳舞的,有玩扇子的,也有打太极拳的,还有提着鸟笼子聚在一起闲唠的……好一幅盛世和平图景。如果我们的先人看到这一幕,也是欣慰的。勿幕门本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时被孙中山称之为西北革命巨柱的井勿幕将军而开券的。
二是西安城墙应当记住它的几个最。最大的城墙。不仅在当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墙,也圈定了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超百万的大城市。据百科,隋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罗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最厚的城墙。唯一宽度大于高度的城墙,宽度12~14米,可跑马车并进行操练,西安城墙修筑时以…防御为主,所以建造的非常坚固,因此它也是建筑形制最完整,保存规模最大最好的古城墙。西安城墙经隋兴建,唐时又缩建,宋元时期维护,明朝扩建,清朝维修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俢建,以明朝为最,恢复了周长约十四公里原貌,并加了青砖,至此长安城墙成为砖墙,且改称西安府。西安城墙共设五道防线,外围有护城河,间楼,内有闸楼,箭楼,正楼,瓮城,最内部内城,三道城墙,城墙上布防重重,呈锯齿状,有垛口,马面,女墙,敌楼等等,步步为营步步设防,最初的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百科,公元六世纪,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居于汉长安城。但当时的汉长安城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开皇二年(年),大兴宫的修建拉开了大兴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开皇三年(年),隋帝国迁至新京,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即“大兴城”,宫城命名为“大兴宫”。
大业九年(年),隋炀帝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并为后来的唐帝国所继承沿用。
隋大兴、唐长安城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周长36.74千米,总面积84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隋唐长安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
现存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年—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在六世纪由大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建造的隋大兴城。可以说西安城墙是自隋唐初兴构筑,经明代重修建固,虽历战火得以保存至今的珍贵历史遗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