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B-27
药物基本情况
北豆根
Beidougen
MENISPERMIRHIZOMA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马串铃、狗骨头,野豆根,山豆根、黄根、黄条香。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0.3~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饮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厚片。表面淡黄色至棕褐色,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纤维性,中心有髓,白色。气微,味苦。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
3~9g。
置干燥处。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页
《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册页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药物质量要求
北豆根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棕黄色角质层,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宽,老的根茎有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排列成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细小草酸钙结晶。
粉末淡棕黄色。石细胞单个散在,淡黄色,分枝状或不规则形,直径43~μm(μm),胞腔较大。中柱鞘纤维多成束,淡黄色,直径18~34μm,常具分隔。木纤维成束,直径10~26μm,壁具斜纹孔或交叉纹孔。具缘纹孔导管。草酸钙结晶细小。淀粉粒单粒直径3~12μm;复粒2~8分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5ml,浓氨试液0.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北豆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9:1:1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杂质不得过5%(通则)。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蝙蝠葛苏林碱(C37H42N2O6)和蝙蝠葛碱(C38H44N2O6)的总量不得少于0.60%。
饮片
(除横切面外)(除杂质外)同药材。
同药材,含蝙蝠葛苏林碱(C37H42N2O6)和蝙蝠葛碱(C38H44N2O6)的总量不得少于0.45%。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页
原植物
蝙蝠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