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医院↗↑↑↖进入 肛窦炎和肛乳头炎是形成齿线的一部分,从解剖学上讲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因为直肠腔越靠近肛门,肠腔就缩小,直肠壶腹的下端粘膜就折叠起来,形成6-12条纵行皱襞,其突起的部分称为直肠柱,在齿线处两个直肠柱底之间又相连成一个半月形皱襞,称为肛瓣。肛瓣与两个直肠柱底之间形成的向上开口的漏斗型小窝,称为肛窦,又称肛隐窝。肛窦深约3-5毫米,底部肛门腺和肛门腺导管,平时能分泌出粘液,有润滑大便和保护直肠、肛门的作用。在直肠柱下方的粘膜与肛管皮肤形成圆锥状突起,呈三角形,黄白色的小乳头,称为肛乳头,大小约0.1-0.3厘米,当炎症反复刺激,肛乳头可增生、肥大,肥大的可长1-2厘米,并随排粪脱出肛门外。
由于肛窦呈漏斗状,开口向上张着,粪便和其他脏东西就容易积存在肛窦内,同时也容易被干硬的粪块擦伤,细菌侵入后发生肛窦内感染、发炎,并沿着肛门腺导管、肛门腺蔓延形成肛周感染,脓肿、肛瘘、肛乳头炎等肛肠疾病,有人认为肛窦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还可导致肛管上皮癌的发生。
由于肛窦的两旁就有肛乳头,一旦肛窦发炎,首先要波及到肛乳头,受分泌物刺激,引起肛乳头发炎、水肿。慢性炎症使纤维组织增生,肛乳头增大肥厚,成为肥大乳头,有的可脱出肛门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