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检验科杨新宏
患者女,6个月,发现贫血3个月。HB49g/L,WBC1.11×10^9/L,
RBC2.03×10^12/L,PLT×10^9/L,MCV9.8fl,MCH24.1pg,MCHC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2.9%,总胆红素58.8umol/L,非结合胆红素42.7umol/L,血清铁38.26umol/L,血清铁蛋白.4ng/ml,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在正常范围内。coombs试验阴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0.56%,完全溶血0.24%。
萄糖6磷酸脱氢酶阴性。
基因检测:在检测范围内未发现疾病相关性较高的变异。
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可见裂红细胞。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重度贫血:根据患儿6个月,HB 49g/L,小于HB 60g/L,大于HB 30g/L,诊断此病。
分析原因:
①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脾大为本病特点,患儿小婴儿,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阴性,且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需警惕此病,但患儿无脾大、溶血表现,基因筛查不支持此类疾病。
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患儿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需警惕缺乏造血原料导致的贫血,但根据患儿铁蛋白、血清铁、维生素B12、叶酸都在正常范围内,暂不支持此病,但仍需警惕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及慢性疾病等导致的贫血。
③失血性贫血:患儿小婴儿,重度贫血,需警惕此病,但患儿家属自述无肉眼血尿、无黑便、无咯血、皮肤出血点等其它出血表现,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鉴别诊断即依据
①中毒:苯、铅、砷等中毒可导致红细胞直接破坏,导致贫血,根据患儿无相关物质接触史,不支持此病。
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此病可导致患儿贫血,且伴有发热、皮疹等相关表现,本患儿与此病不符,不支持此病。
③脾功能亢进:脾亢造成血小板减少,出血贫血、感染及出血现象,但根据患儿无血小板减少,无出血现象,且脾不大,不支持此病。
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无呕血、便血、颅内出血等表现,可除外失血性贫血;患儿无发热,无皮肤发花,无拒乳,无血小板减少等严重感染中毒表现,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不支持感染导致贫血;患儿coombs试验阴性,不支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诊断分析:根据患儿无失血情况,结合检查结果,目前考虑为溶血性贫血,结合患儿骨髓及外周血涂片中可见裂红细胞,考虑为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大,待地中海贫血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回报。
诊断结果:地中海贫血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回报为地中海贫血。
此病例告诉我们,骨髓细胞学检验中对于每一系列细胞仔细描述的重要性,为临床医生得出正确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