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1岁,月经量增多,齿龈出血伴头晕,心悸1年,查体:贫血貌,双下肢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2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Hb65g/L,RBC2.2×/L,N57%,L43%,BPC38×/L,网织红细胞0.5%,MCV85fl,MCHC33%,血清铁蛋白μg/L,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进一步完善的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答案及解析:
一、诊断
1.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诊断依据
1.中年女性,有出血
2.全血细胞减少(贫血为正细胞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增高,网织红细胞减少
3.脾不大(AA多不伴有脾大)
(附:
1.血清铁蛋白:铁蛋白(SF)是去铁蛋白和Fe3+形成的复合物,铁蛋白的Fe3+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储备铁的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相对稳定性。SF是铁的贮存形式
参考值:男性:15~μg/L;女性:12~μg/L
临床意义:
SF增高
体内贮存铁增加
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
铁蛋白合成增加
炎症、肿瘤、白血病、甲亢
贫血
溶血性贫血、再障、恶性贫血
组织释放血
肝坏死、慢性肝病
SF降低
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
2.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及杆状核),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阳性反应为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5级,反应结果以阳性反应细胞百分率和积分值来表示。
参考值:成人NAP阳性率10%~40%;积分值40~80(分)。
临床意义:NAP活性可因年龄、性别、应激状态、月经周期、妊娠及分娩等因素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a.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O。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
d.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因此也可作为两者鉴别的参考。
e.其他血液病: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等NAP活性中度增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
f.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增高
3.重型再障诊断标准: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①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L,②中性粒细胞<0.5×/L,③血小板<20×/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NSAA指达不到SAA诊断标准的AA)
三、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可增生减低,易误诊为AA。但对其随访检查,终能发现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或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或外周血细胞膜上的CD55、CD59表达明显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可作为两者的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某些亚型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这些易与AA混淆。但病态造血现象,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集簇增多集落减少,染色体核型异常等有助与AA鉴别)
3.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呈现有核细胞减少的骨髓象时,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因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易与AA混淆。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始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如能发现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对鉴别帮助更大)
四、进一步完善的辅助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
2.骨髓活检
五、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防治感染,输血,止血
2.针对性治疗环孢素,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